(通讯员 严金波)4月25日晚,来自宜昌市中医医院的向安峰博士在生命科学楼2206会议室作了“浅谈中医药科研的价值与机遇”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公司党委委员邓改改主持,b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中医系主任胡卫、支部书记冯知涛,以及部分教职工和中医班员工代表参加了此次报告。


向安峰博士从“科学”和“范式”等基本概念出发,以科研范式、应用价值、其他价值和发展机遇四个维度,用了接近两个小时,正面回答了如何才能更好地立足传统理论和实践,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揭示中医药诊疗背后的原理,随后以部分高水平研究成果或团队为例,勾勒中医药科研在临床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价值体现,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认知,试述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范式框架、关键议题和机遇所在。

报告内容丰富,讲座脉络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精练易懂,同时又不乏风趣幽默。报告的最后,向博士对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介绍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在座的师生对其前沿的研究思想啧啧称叹。

最后,中医系主任胡卫对此次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对向博士不辞辛劳为学院师生作报告表示感谢,以及对学院中医系的发展及中医班员工的未来寄予厚望。

向安峰,男,籍贯湖北五峰。2020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学(针灸方向)博士学位,获优秀毕业生;2022年6月于同济大学临床医学(康复方向)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获优秀出站博士后。2022年7月加入宜昌市中医医院,任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并兼任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医学院硕导,宜昌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分会常委。临床方面,擅长结合传统与现代康复理念与手段进行疼痛相关病症的诊疗。科研方面,主要研究兴趣为脑神经振荡机制在针刺治疗慢性疼痛及共患病症中的作用。近5年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和宜昌市中医医院高层次人才启动经费等项目;作为主要作者在SCI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Google Scholar总被引逾110次;自研脑神经信号相关数据处理脚本90余个,部分经Github开源后获eLife等期刊论文引用;常年担任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Neural plasticity、Journal of Pain Research等期刊审稿人。